打造“大党史、大宣教★★★、大视野”格局★★★。链接各方资源★★、加大跨界整合★★★,组建枣庄市党史史志专家库。通过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经过严格审核★★,确定入库专家50名。党史史志专家库的成立,找到了“开门办史修志”的新路子★★,架设了“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大平台★。同时★★★,印发《枣庄市党史史志专家库服务办法(试行)》★★★,建立动态灵活的入库、出库机制★,确保专家库常态高效运行,为专家施展才能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服务中心大局上担当作为。创办新型志鉴产品——《枣城要事》★,设置★★“媒体关注”“市政要闻★★★”“重点工作”“党史纪实★★”四个常规栏目★★★,以附录形式设立“他山之石”栏目,辑录相关地区创新案例和先进经验★★,为市委、市政府提供资政辅治参考★。截至目前,《枣城要事》编撰4期,共6.9万字。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等部门举办★★★“红动枣庄·强国复兴有我★★”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奋力谱写枣庄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在全省首次承办山东百年历史图片展,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山东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予以报道★★★,在全社会反响良好。
持续推进宣教阵地提档升级。指导滕县县委★、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等场馆优化软件、夯实硬件,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奏响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建设★★★、管理、使用“三部曲★”。为提升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品牌效应,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七个一”系列活动,该项工作经验做法被省委党史研究院在全省宣传推广。发布枣庄南下干部史料征集启事,抢救性挖掘、系统性梳理南下干部的历史背景、实施过程、人员构成★★★、贡献和影响,形成《由鲁入浙——南下干部中的枣庄群体研究》等研究成果,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守好党史领域意识形态主阵地。坚定不移守护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安全★,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做好《枣庄工人运动大事图录》《运河支队英雄传》《国民书店》《滕州市党史二卷》《台儿庄区组织史》等涉枣庄党史类图书★、文学作品逾400万字的审核工作,把牢宣教工作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用好枣庄党史史志网站★★、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媒体★★,开设“中国人的精神谱系”★★“枣学党史★★”“正本清源”等专栏,营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各类新媒体账号发布文章1500余篇,总阅读量近30万人次。
构筑多媒体立体式传播矩阵。协助中央广播电视总成《将军之路》纪录片现场拍摄工作★,编撰提供罗炳辉将军有关资料1200余字★★。联合录制《枣庄地方党史概况及启示》《枣庄地方历史概览》《守正创新担使命 踔厉奋发书华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宣讲视频,累计受众近10万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联合市委组织部出版《鲁南红色记忆》,在枣庄组工微信公众号刊发同名音频文本,让党史故事可看可听、有声有色。
抓好长效巩固★★★。大力开展党史史志“七进★★★”活动。向枣庄市档案馆、枣庄市图书馆、枣庄市铁塔公司、枣庄市实验幼儿园、薛城区陶庄镇奚仲小学、滕州市柴胡店镇大王楼村等单位赠送《中国枣庄历史》《鲁南工业的脊梁》《红色漫记》《鲁南铁道大队概览》《枣庄市志》等党史史志书籍,为干部群众了解枣庄党史和地情文化提供工具书。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5日讯12月5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 助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新闻发布会。市委党史研究院院长李福运,市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朱琳琳和市委党史研究院宣传教育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郑娟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褚苗主持★★★。
李福运在发布会上介绍,市委党史研究院作为中国枣庄历史和枣庄市地方史志研究专门机构,始终以宣传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主线★★★,以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聚焦中心大局、聚焦服务群众★★★,全方位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党的声音。
抓好常态开展★★。强化市级统筹★★★,深化上下联动,构建全域化、立体式《条例》宣讲体系。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订单式★★”开展宣讲,着力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先后赴枣庄学院★、枣庄基层党建学院★、山亭区委党校、市接待事务中心★★★、薛城区新城街道托二社区等地★★★,为在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机关工作人员、社会群众开展《条例》宣讲近30场次,累计受众4000余人次。
抓好学习宣传。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枣庄党史史志★★”网站★、微信公众号多层次、多渠道转载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理论文章,引领全院党员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切实履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主体责任,发挥示范效应。
党史史志研究既是“回头看”的工作★★★,又是★★“向前看”的工作。从历史发展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时代价值★★★、弘扬时代精神,是党史史志工作为现实服务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市委党史研究院将继续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韧劲和恒劲★★★,紧紧围绕党的基本理论、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开展宣教工作,努力形成强大的党史宣传舆论阵地★,为绘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画卷贡献党史史志智慧和力量。
拓展短视频传播新赛道。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大势★★,让党史史志工作以更多元、更惊艳的方式被看见、被传播、被支持★★★。有效融合党史史志部门资源优势和新闻单位技术优势★★,在邀请专业人员对全院党员干部进行短视频采编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举办短视频制作比武和系列展播活动★,推出原创党史短视频35个。积极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擦亮红色地标短视频大赛,组织报送短视频7部,获得荣誉6项★。其中★★,市委党史研究院获组织奖,《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运河支队》获最佳创意奖★★,《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获一等奖,《苏鲁豫皖边区特委联络站》获二等奖,《运河支队记忆馆》《峄城区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孙景芬》获三等奖。2024年,短视频工作经验做法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刊发推广。